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高寒大地冻土人——中科院西北研究院冻土与寒

来源: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7-07 15:2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高山多年冻土人 ——中国科学院西北研究所冻土与寒区工程研究组扫描科学部 团队负责人程国栋院士在室内进行了冻土实验。 课题组组长马伟研究员沿青藏铁路。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

高山多年冻土人

——中国科学院西北研究所冻土与寒区工程研究组扫描科学部

团队负责人程国栋院士在室内进行了冻土实验。

课题组组长马伟研究员沿青藏铁路。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李满福、通讯员陈华

如何在冰冷的地基上修铁路和公路?如何保证项目的长期稳定和安全运行?如何尽量减少工程活动对寒冷地区环境的影响?我国有这样一支科研队伍,立足西部,对世界寒区工程问题开展有效的科技攻关。他们被誉为守护“天道”的先驱。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所冻土创新团队三代科研力量,怀揣梦想,扎根于西,发扬“牦牛精神”,长期潜心冻土。研究,攻克世界难题,完成重大建设工程,用青春和热情在祖国的高山大地上写论文。

攻坚克难、攀登高峰

全球寒区线性工程病害率高达40%的严酷现实是一个长期- 冻土研究面临的全球性问题。 ,而且气候变暖使项目建设和维护更加困难。此外,我国近四分之三的土地受到反复冻融的影响。寒冷地区工程建设的制约因素很多,难度超乎想象。

中国科学院西北研究所冻土与寒区工程研究团队应运而生。从执着于“高山”和“全球难”的那一刻起,就没有一帆风顺的道路。

几十年来,他们的足迹遍布祖国边境的冰雪地区。他们的视野始终贴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学科前沿。先后开展了青藏铁路、青藏公路、青藏直流互联互通工程,中国俄罗斯输油管道、哈大高铁、贡渝等寒区重大工程问题研究。高速公路,解决了工程-冻土-气候-环境相互作用的关键理论和技术问题,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成果,引领国际冻土工程研究的发展,制定了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节省数百亿美元的投资。

在青藏铁路建设过程中,中科院程国栋院士领衔的冻土研究团队创造性地提出了“主动冷却路基”的新思路和完整一套控制技术,有效解决了青藏铁路高温高冰问题。多年冻土路基稳定性的世界性难题确保了列车在多年冻土地区以每小时100公里的最高速度安全运行。

在实践中,多年冻土研究人员还揭示了沥青路面热效应形成机制及其对多年冻土变化和路基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抵御气候变暖和蓄热效应的复合降温路基温度控制技术为青藏高速公路建设提供关键技术储备。提出了冻土地区“基于应变的管道设计”的新思路,显着提高了变形预测的准确性和管基工程的可靠性,为中海油田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俄罗斯原油管道。建成了哈大高铁水、热、变形动态监测系统,为我国首条寒区高铁的成功建设和安全运行做出了突出贡献。考虑冻结边缘区冰水相变剧烈和有效应力原理,构建了冻土水、热、力三场耦合理论体系和冻土工程热稳定性数值模拟平台。提供寒冷地区的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营。重要的理论基础。

正如吴庆白研究员所说:“最难得的是,我们积累了青藏高原和东北多年冻土地区长期的基础数据,促进了冻土科学的全面发展。及相关学科。”

初心展现实力

与普通科学研究不同,冻土团队的研究人员住在一年四季野生,去高原、进入无人区是家常便饭。 .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人烟稀少,空气稀薄。最常见的“生物”是牦牛。终日有牦牛陪伴,冻土队视牦牛为“朋友”,是团队的精神象征。

中国科学院院士赖元明说:“牦牛的率真、坚韧、尽责,大概是对冻土科研工作者最好的诠释。”半个多世纪以来,他特别勤奋敬业。特别耐心的“牦牛精神”代代相传,影响和鼓舞着冻土团队的每一个人。

多年来,多年冻土和寒区工程研究团队始终秉承和发扬科学家精神和这种“牦牛精神”,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确保了人类健康、团队稳定发展。持续输出,业务领先世界。

以程国栋命名的“地下冰重复分离理论”——“程氏假说”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 In 1993, Cheng Guodong was elected as the academicia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the chairman of the International Frozen Soil Association. In 2011, Yuanming Lai was elected as the academicia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14年,程国栋院士获得国际冻土协会终身成就奖。最大的褒奖标志着我国冻土研究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几代“冻土人”牢记党的宗旨,不忘初心,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把原来的探险队发展成为引领发展的创新队伍世界冻土工程。团队目前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万人计划人才等80人。

文章来源:《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网址: http://www.skxygcjs.cn/zonghexinwen/2021/0707/1119.html



上一篇:评审专家:参赛项目设计科学水平高,产业化前
下一篇:中国工程科技论坛之“数字孪生与水科技创新论